祛褪六贼

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行经一个多月,忽听得水声振耳,三藏大惊道:“徒弟哑,又是那里水声?”行者笑道:“你这老师父,忒也多疑,做不得和尚。我们一同四众,偏你听见甚么水声。你把那《多心经》01又忘了也?” 《多心经》:即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的省称,但是正确的省称是《心经》或者《般若心经》。因为“波罗蜜多”是梵语音译,拆解成“波罗蜜”和“多心经”是不规范的,《多心经》是连读“多”、“心”二字而致误。唐郑预,清石成金等学者都曾注《多心经》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九十二记玄奘西天求法,有一生疮老僧“口授《多心经》一卷”。可知此说法已相沿成习。[↩]

灵山只在汝心头

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正欢喜处,忽见一座高山阻路。唐僧勒马道:“徒弟们,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01,切须仔细!”行者笑道:“放心!放心!保你无事!”三藏道:“休言无事。我见那山峰挺立,远远的有些凶气,暴云飞出,渐觉惊惶,满身麻木,神思不安。” 行者笑道:“你把乌巢禅师的《多心经》早已忘了。” 《楚辞·东方朔》:“高山崔巍兮,水流汤汤。” 王逸注:“崔巍,高貌。”[↩]

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

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这猴王整衣端肃,随童子径入洞天深处观看,一层层深阁琼楼,一进进珠宫贝阙,说不尽那静室幽居。直至瑶台之下,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,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。 美猴王一见,倒身下拜,磕头不计其数,口中只道:“师父,师父!我弟子志心朝礼,志心朝礼!”祖师道:“你是那方人氏?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。”猴王道:“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。”祖师喝令:“赶出去!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,那里修甚么道果!”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:“弟子是老实之言,决无虚诈。”祖师道:“你既老实,怎么说东胜神洲?那去处到我这里,隔两重大海,一座南赡部洲,如何就得到此?”猴王叩头道:“弟子飘洋过海,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,方才访到此处。”

无常为虑

第一回 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美猴王享乐天真,何期有三五百载。一日,与群猴喜宴之间,忽然忧恼,堕下泪来。众猴慌忙罗拜道:“大王何为烦恼?”猴王道:“我虽在欢喜之时,却有一点儿远虑,故此烦恼。”

美猴王

第一回 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石猴却又瞑目蹲身,往里一跳,叫道:“都随我进来!进来!”那些猴有胆大的,都跳进去了;胆小的,一个个伸头缩颈,抓耳挠腮,大声叫喊,缠一会,也都进去了。跳过桥头,一个个抢盆夺碗,占灶争床,搬过来,移过去,正是猴性顽劣,再无一个宁时,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。

不足为异

第一回 灵根孕育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那座山,正当顶上,有一块仙石。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,有二丈四尺围圆。三丈六尺五寸高,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;二丈四尺围圆,按政历二十四气。上有九窍八孔,按九宫八卦。四面更无树木遮阴,左右倒有芝兰相衬。盖自开辟以来,每受天真地秀,日精月华,感之既久,遂有灵通之意。内育仙胞,一日迸裂,产一石卵,似圆球样大。因见风,化作一个石猴,五官俱备,四肢皆全。便就学爬学走,拜了四方。目运两道金光,射冲斗府。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,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,聚集仙卿,见有金光焰焰,即命千里眼、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。

只是见景生情便好

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行者道:“师父,如今可走得路么?”三藏道:“我如今起坐不得,怎么上马?但只误了路阿!”行者道:“师父说那里话!常言道:‘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。’我等与你做徒弟,就是儿子一般。又说道:‘养儿不用阿金溺银,只是见景生情便好。’你既身子不快,说甚么误了行程,便宁耐几日何妨?”兄弟们都伏侍着师父,不觉的早尽午来昏又至,良宵才过又侵晨。

强梁者不得其死

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却说八戒跳下山,寻着一条小路,依路前行,有五六里远近,忽见两个女怪,在那井上打水。他怎么认得是两个女怪?见他头上戴一顶一尺二三寸高的篾丝鬏髻 ,甚不时兴。呆子走近前叫声“妖怪”,那怪闻言大怒,两人互相说道:“这和尚惫懒!我们又不与他相识,平时又没有吊得嘴惯,他怎么叫我们做妖怪!”那怪恼了,轮起抬水的杠子,劈头就打。

御定道徳经注第五章

顺治十三年大学士成克巩恭纂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◎刍狗者,结草为狗,用之祭祀,祭毕则弃之,乃最无容心之物也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?◎橐龠者,铸冶所用之风之器也。橐者,外之椟,所以受龠也。龠者,内之管,所以鼓橐也。虚而不屈,动而愈出。◎惟其空虚而无屈竭之时,是以动荡而有引伸之妙。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◎中者,不偏不倚之谓,即道也。

御定道徳经注第四章

顺治十三年大学士成克巩恭纂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,◎道本无名,故冲然为衆妙之门,故用之不穷,而莫能盈其量。渊兮似万物之宗。◎渊,至深之处也,道为万物母,故曰宗。挫其鋭,◎心出而入物为鋭,故当挫之。解其纷,◎物入而构心为纷,故当解之。和其光,◎本体之明,和之而不曜。同其尘。◎民庻之杂。同之而不殊。湛兮似或存,◎湛然至清,如有所存。吾不知其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◎吾不知道之所从生也,其似在帝之先乎?帝谓生物之主也。